俗话说,百炼走为先。走路是最简单的运动,也是最易出错的运动。同样是走路,有人越走越长寿,有人却走出一身病,人人都会走路,但不是人人都能“走对路”,要是走路时姿势不对,就很可能越走越病,而通过走路姿势这面镜子,则可反映出我们的健康状态,尤其是以下几种姿势,或透露着疾病信号。
哪些走路姿势会影响寿命?
1、踮着脚走
走路时总是踮着脚尖、脚后跟不着地,除了因为肌肉紧张外,还可能是大脑有损伤导致的。
2、拖着腿走
走路时,如果一条腿迈向前,另一条腿拖着地才能跟上,看上去一瘸一拐的。则可能与髋关节骨膜炎、早期髋关节结核等疾病有关。
3、内八
走路时小腿无法伸直并向外弯曲、脚尖向内,呈现“内八字”的步态,这可能是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症状。
4、脚掌先接地面
正常人走路一般是脚后跟先着地的,若发现脚掌先着地,意味着肌肉控制能力较弱,这很可能是因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,引发肌肉神经功能受损所导致的。
5、高抬腿走
即走路时一腿抬高如跨越门槛般,另一腿下垂。这种步态大多跟外伤、坐骨神经或腓总神经麻痹等疾病有关,或由于小腿伸肌出现瘫痪导致腿部不能背伸而呈现下垂的状态,走路时为了避免脚尖蹭地,于是有意识地把腿抬高。
6、醉酒步
走路时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,怎么都走不到一条直线,这种走路姿势很可能是小脑或前庭等病变(如脑梗死、脑出血或脑肿瘤等),导致小脑功能出现障碍。
小提示:多项研究表明,走路速度与心肺功能、心血管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,2022年发表在《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也证明了这点,走路速度慢的人,较易患上痴呆症,死亡风险也会更高。